文化专栏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电话:
023-66366888
文化专栏
当前位置:首页>文化专栏
探访陶朱公墓 汲取民族复兴之力量
添加时间:2015-02-10
   

经乡民指点,我们在村西口一所学校旁找到了范蠡墓。墓前有一座3米高的碑楼,上书“越名臣”三个大字,额为《重修陶朱公墓碑记》,乃康熙三十三年(1694)由安邑县(运城)知县邵锡荫撰文立石。碑文先赞颂曰“公深得老子之旨。介子已先得,公殆乐踵其迹,适晋以终……千载后善退保身如公者,惟张子房一人”。然后说因范蠡墓岁久倾圮,其后裔请求他捐俸助修等等。特别是碑文中记载范蠡“扁舟五湖”后,“之齐为陶朱公”,“遂适晋以终欤。今其后裔所居之地称陶村且于汉元狩二年公后人奉祀。官陶瑶同陶克己立石志始祖,重庆公墓遗碣从土中得之,是足据也”。碑文充分印证了刘先生的分析是正确的。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,当时的当地县长立这块碑,并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陶朱公后裔就在祭祀,有当时重修从土中发掘出来的汉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的断碑为证据。读罢碑文,我等一行无任欣慰!

  碑楼前还有一小块刻着“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•陶朱公墓”的方形石碑(一九六二年县人委公布,一九八六年市政府重立),上面写着:“墓前直径十八米,四周十五米内为保护范围,严禁兴土动工和存放易燃品,违者依法严惩”。然而紧挨墓碑的一米处却是一户新建的灰砖高院墙的二层楼房。墓已渐平,杂草丛生,墓顶部被车碾压成了土路,碑楼被人倒车撞裂开缝,据村民说侵占墓地者后来不久就出事死了。墓地垃圾遍地,一片狼藉,甚是脏乱,还有动物粪和人粪……想不到作为民族精神高地的陶朱公却这样被后人遗弃。别将辞相、隐姓埋名、三致千金弃之若土的他老人家,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两千多年后的今人,会如此待他,文化断层斯文扫地,国运如斯!想来令人痛心!

  刘先生满脸悲怆,当场下跪虔诚祭拜,我们一行人也齐刷刷地跪在了草丛中,我顿时感到刘先生与陶朱公是千古的缘分,万年的知音!起来时,先生额头上沾着杂草和干粪,眼里噙着泪水,他语音沉重地说道:“文化是民族的灵魂,一个自断文化之根的民族复兴是没有希望的!陶公不仅是陶姓的先祖,更是中华文化的载道者,我一定要推动修复陶朱公墓,愿意为之出钱出力!”

  之后,我们一起又打听并拜访了陶朱公后裔中的长老陶志和先生,老人家非常感动和惭愧,特别感激刘部长的考证,一直拿不准与定陶墓比孰真孰假,表示为祖宗修墓后代子孙义不容辞!并提出了加建祠堂的好建议,按时祭祀,缅怀祖德,一定不能再对不起祖宗了!

  临上飞机前,刘部长仍语重心长地叮嘱道:“运城有武财神,不要忘了还有个文财神啊!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千万不能再对不起陶朱公了,期盼早日双星辉耀!”

返回顶部
重庆寺坪陵园